填充題
【 】是由同姓但不一定有血緣關係的宗族,共同祭拜他們在中國的遠祖。
清代漢人移民來臺後,逐漸形成祭祀原鄉或臺灣祖先的【 】組織,以凝聚族人的向心力。
清領初期在臺的宗族組織,以【 】祖為主要祭祀對象;後來移民來臺的子孫日漸繁衍,建祠堂、編族譜,以祭祀【 】祖。
不同祖籍的移民,供奉的神明也有所不同,如漳州移民供奉【 】,泉州移民供奉【 】,潮州移民供奉【 】等。
【 】是由相同血緣關係的人興建宗祠,供奉他們在臺灣的第一代祖先。
潮州人及【 】人供奉三山國王,【 】人供奉開漳聖王,【 】人供奉保生大帝。
清朝統治時期的宗教信仰,為大家共同供奉的神明有【 】、【 】、【 】。
配合題
(甲)唐山祖 (乙)媽祖 (丙)保生大帝 (丁)開臺祖 (戊)土地公 (己)王爺 (庚)三山國王 (辛)開漳聖王
(1)祖先祭祀:【 】。
(2)族群信仰:【 】。
(3)共同信仰:【 】。
答案:(1)(甲)(丁);(2)(丙)(庚)(辛);(3)(乙)(戊)(己)
(甲)泉州人信仰 (乙)客家人信仰 (丙)共同信仰 (丁)漳州人信仰 |
( )(1)媽祖。
( )(2)三山國王。
( )(3)保生大帝。
( )(4)開漳聖王。
答案:(1)(丙);(2)(乙);(3)(甲);(4)(丁)
(甲)大龍峒保安宮 (乙)鹿港三山國王廟 (丙)大甲鎮瀾宮
(1)媽祖:【 】。
(2)三山國王:【 】。
(3)保生大帝:【 】。
簡答題
早期來臺的漢人常藉由宗族組織來凝聚族群力量,其祭祀中心可分為哪兩種類型?
答:
答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