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、 文學革命
(一)新文化運動的開展:
1. 民國四年,陳獨秀主編的「新青年雜誌」創刊,象徵新文化運動的開端
2. 新文化運動的開展,與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,以學術自由、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有關
3. 新文化運動的含義至廣,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學的改革和思想的解放
(二)文學革命:
1. 開始:文學革命始於民國六年,胡適在新青年雜誌提出改良文學的「八不主義」
2. 陳獨秀並進一步倡導「文學革命論」;魯迅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「狂人日記」
3. 大量的西方文學作品被介紹進來,白話詩出現,新式標點符號也開始流行
4. 結果:(1)文字和語言更趨一致,文學走向平民化
*(2)白話文成為宣傳利器,使新思潮刺激不滿現狀的青年,學生愛國運動也隨之而起

二、五四運動
(一)時地:民國八年五月四日下午,北京天安門前聚集學生開會示威抗議
(二)原因: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巴黎和會,無視中國為戰勝國,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劃歸日本
(三)要求:示威遊行者要求拒簽合約、收回山東權利、廢除二十一條
(四)結果:
1. 次日學生總罷課,全國各大城市中,工人罷工、商人罷市,終於迫使北京政府懲辦官員、拒簽合約
2.達成「外爭主權,內除國賊」的要求
(五)影響:
1. 促成社會普遍的覺醒
2. 加深尋求個人解放、社會平等和國家獨立的意識,擴大新文化運動的影響

三、德先生、賽先生
(一)五四時期許多知識份子為了改變現狀,全盤西化,向西方請來了德先生(民主)和賽先生(科學) 全面打破中國的舊制度
(二)民主:為落實西方的民主思想和制度,必須反對舊有的專制制度,並推翻依附在舊制度上的舊倫理和舊道德
(三)科學:要提倡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,反對迷信和盲從,科學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耀昇的異想世界 的頭像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

    耀昇的異想空間
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