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如何讀6-3   物質結構與原子


1.瞭解單元結構和核心概念:
○首先,瀏覽單元標題和各部分的小標題,瞭解單元的整體框架。本單元主要討論了原子的結構和相關概念。
○重點關注核心概念,如原子的定義,以及構成原子的電子、質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。還要理解原子序、質量數和同位素等概念。

 

2.理解原子說的發展歷程:
○單元介紹了原子說的發展,從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提出物質不可再分割的原子概念,到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基於實驗的原子說。
○隨後,湯姆森發現了電子,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割的觀點。拉塞福發現了原子核,並提出原子核式模型。最後,查兌克發現了中子。
○理解這些科學家在原子結構認識上的貢獻和發現的時間順序。

 

3.掌握原子的基本構成:
○原子由帶負電的電子、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組成。
○電子在原子核外運動,而質子和中子位於原子核內。
○瞭解原子的電中性,即質子數等於電子數.
○理解質子和中子的品質近似相等,電子的品質遠小於質子和中子.

 

4.理解原子序和質量數:
○原子序等於質子數,是判斷元素種類的依據。
○質量數是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,原子品質約等於原子核的品質。
○掌握元素符號的表示方法,例如 ₐXᶻ,其中 X 代表元素符號,Z 代表原子序,A 代表質量數。

 

5.理解同位素的概念:
○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,但質量數不同的原子,它們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電子數,但中子數不同。
○例如,氫的同位素包括氫、氘和氚。

 

6.分析圖表和練習題:
○注意單元中的圖表,如原子結構模型、元素符號的表示方法等。
○利用練習題來檢查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,並加深理解。例如,可以嘗試推斷未知元素的資訊,或計算次氯酸分子中的質子總數。

 

7.注意單元中的補充內容:
○注意單元中對於大型強子對撞機 (LHC) 的補充內容,以及其中提到的質子對撞實驗。

 

通過以上步驟,可以更有效地閱讀和理解這份單元,掌握原子的結構、原子說的發展、以及相關概念,例如原子序,質量數和同位素。 重點是理解原子的構成,和這些基本粒子之間的關係,以及它們如何決定元素的特性。

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1. 原子說的發展
•    德謨克利特 (400 BC)
•    首次提出物質由不可分割的極小粒子組成
•    將這種粒子稱為「原子」
•    道耳頓 (1803) 提出原子說四大要點:
i.    所有物質皆由原子組成
ii.    同元素原子具相同質量與性質
iii.    不同元素原子以簡單整數比結合成化合物
iv.    化學反應只是原子重新排列,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

 

2. 原子結構的重要發現
•    湯姆森 (1897):發現電子,推翻原子不可分割論
•    拉塞福 (1911):
•    發現原子核
•    證實原子主要是空的
•    提出行星式原子模型
•    查兌克 (1932):發現中子

 

3. 原子結構的基本概念
•    三種基本粒子:
•    電子:帶負電,質量最小
•    質子:帶正電,在原子核中
•    中子:不帶電,在原子核中
•    重要關係:
•    原子序 = 質子數 = 電子數
•    質量數 = 質子數 + 中子數
•    原子質量主要來自原子核(電子質量可忽略)

 

4. 同位素
•    定義:相同原子序但質量數不同的原子
•    特點:
•    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電子數
•    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
•    中子數不同
•    質量數不同

 

5. 重要數據關係
•    質子質量 ≈ 中子質量
•    質子質量 ≈ 1836 × 電子質量
•    原子為電中性(質子數 = 電子數)


這些內容構成了原子理論的基礎,對於理解物質的基本結構和化學反應非常重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耀昇的異想世界 的頭像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

    耀昇的異想空間
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