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旨和大意

 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,一部分看得見,一部分看不真;跟我們人一模一樣。看得見的部分是文字,相當於人的肉體,是作文材料的部分,也有人稱作文章的「形式」。看不見的部分是寓意,相當於人的精神,是作文的思想所在,也有人稱作文章的「內容」。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,是作者寫作的用意,或該文的中心思想,也就是主旨。大意卻是一篇文章的節要章句,或事件的大概經過,與主旨並不相同。

  以國中國文課本第一冊第十二課「孤雁」為例。這一課的主旨是警惕人們不可苟且偷安,應該居安思危,互助互信;大意卻是記敘一隻失去配偶的孤雁替雁群守夜的故事。〈以上詳見課本「題解」〉大意是文字敘述的一部分,通常可以從材料當中直接求得,只是經過適當的濃縮,重新整理成句就對了。主旨卻必須是透過對文字徹底的了解,體會出文字背後隱含的旨趣,加以思考玩味,才能領悟出來的結果,所以通常都不能從材料表面直接找到。

  可見大意是具體的,我們比較容易體會;主旨是抽象的,我們比較不容易懂得。雖然在文章的研讀方面,主旨的找尋比大意來得困難;但是在文章習作的時候,主旨卻是作者下筆前最重要,而且必須是最先確立的東西。

  以剛才提的那篇課文為例。不管作者運用的材料是什麼時候蒐集好的,總之他在開始寫作之前,腦子裡面必定已經有了「人不可苟且偷安」這個主旨,然後根據這個主旨選擇和安排材料,才能寫成這樣的一篇文章。不然,也許最後孤雁大叫一聲衝向獵人,逼使對方開槍,以自己的犧牲,爭取到了雁群驚醒並且逃生的機會。這樣一來,主旨就完全不同了。

  所以,一個大意之下,可能出現不同主旨的幾篇文章,像前段不同主旨的改作,只有結尾稍微不同,整個大意並沒有改變呢。因此我們作文,都應事先決定主旨,以免彼此混淆,產生牽扯不清的毛病。

  有了主旨,接著就要找尋材料了。同樣的主旨,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來表達。「亡羊補牢」的故事,也是叫我們不可苟且偷安的啊!有些文章是先有材料再定主旨的,這樣的主旨,好像並不是「事先」決定的。事實上一樣,因為這樣的主旨,仍然具備了「選擇」材料的力量哩。

  總之,作文之前一定要有確定主旨;而我們平日閱讀他人文章時,不妨從大意入手,研究它的重點所在,作為我們確立主旨以後,下筆寫作的參考。這樣我們必能使自己的文章內容更充實;寫作的方法日益精進。


細說作文之十,原刊731220日 「青年日報」國中學生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耀昇的異想世界 的頭像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

    耀昇的異想空間
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