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九十六年大學學測題──文章分析、闡釋與表述、引導寫作
題型分析
本卷非選擇題共計三大題,占54分,是總配分的一半,由於今年選擇題難度不高,所以非選擇題的語文表達能力測驗,就成了國文考科成敗的關鍵。茲就這三大題的評分進行分析:
一、文章分析
要求分析余光中先生的<記憶像鐵軌一樣長>,占九分。評閱的重點在作者「過山洞」這一段落,如考生能充分列舉出具體實例,分析作者描寫搭火車「過山洞」時,運用比喻、象徵和轉化的手法,大致就能把握住本題的寫作重心。
試題明確規範答題的切入點「過山洞」,使考生掌握文章精華發揮分析表述的能力。考生作答時,應注意題幹的「想像力」、「景象與感受」等語,故在引文描述「過山洞」的一段文字中,可以選擇意象如「盲腸」,說明它是作者發揮想像力所創造出來的比喻,既寫山洞的狹長,又寫山洞的黑暗;也可以舉例如以「黑暗迎面撞來,當頭罩下」,或「光明在山的那一頭迎你,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,遲疑不決,驀地天光豁然開朗,黑洞把你吐回給白晝」等一連串由驚到喜的經驗,說明作者如何使用象徵、轉化等手法表達進出山洞所見的景象與感受。因此只要選取重點,精確敘述即可。
二、闡釋與表述
素材出自杏林子《現代寓言》中的兩句話:一是玫瑰說的:「我只有在春天開花!」一是日日春說的:「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」,占18分。考生在這一題的回答既多元又多樣。有的說玫瑰代表擇善固執,日日春代表怡然自處。有的說玫瑰象徵孤高,日日春象徵開闊。有的將玫瑰比喻為氣質高貴的公主,日日春比喻為活潑開朗的少女,有的
將玫瑰比喻為聖之清者伯夷,日日春比喻為聖之任者伊尹。有的說玫瑰屬於智者,日日春屬於勤者。凡此種種,不一而足。作答第一部分時,對於「玫瑰」和「日日春」象徵意涵的闡釋,應為同等對位的關係;或可加入比較邏輯思考,如「玫瑰」象徵等待機會的人,而「日日春」象徵創造機會的人。作答第二部分時,則須二者擇一,並堅守所持的立場,說明理由。
三、引導寫作
以「走過」為題,寫一篇文章,占27分。依據題幹要求,需要包含三點:生活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、今昔之變的原因、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。由於試題說明很清楚,就看考生的構思和文筆了。
時間的流轉與空間的變化,是文學作品中經常可見的主題,本題結合二者,並特別書明
「個人具體生活經驗」,考生平日如果常常留心周遭的生活環境,應有足夠的題材與感受可以發揮,而以具體的經驗以及深刻的感受出發,加上清新的文字與真實細膩的情感,不難寫出好的作品。值得一提的是,對於居住在恆常不變中的考生來說,雖然可能比較能體會空間的劇烈變化,然而事實上,題幹對於空間今昔的變化並未嚴格要求,不需要必得「滄海變桑田」
。因此,小自尋常老舍破屋,大至古蹟殘破,都可以是入題的好素材,把握景物變動對照的原則,只要屬於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,從觀察體悟中生發情感、思想,加上適當的表達,都可以寫成動人的文章。


題型設計(96年學測題)
一、文章分析(佔9分)
仔細閱讀框線內的文章,分析作者如何藉由想像力,描述搭火車過山洞時所見的景象與感受。文長限100150字。


二、闡釋與表述(佔18分)
閱讀框線內的對話,先依對話內容的象徵意涵,闡釋「玫瑰」與「日日春」分別抱持哪一種處世態度,再依據自己提出的闡釋,就玫瑰與日日春「擇一」表述你較認同的態度,並說明原因。文長限300350字。



三、引導寫作(佔27分)
或許你有過類似的經驗:熟悉的小吃店正在改裝,即將變成服飾店;路旁的荒地整理之後,成為社區民眾休閒的好所在;曾經熱鬧的村落街道,漸漸人影稀疏,失去了光采。……
這些生活空間的改變,背後可能蘊藏許多故事或啟示。請你從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出發,以「走過」為題,寫一篇文章,內容必須包含:生活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、今昔之變的原因、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,文長不限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耀昇的異想世界 的頭像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

    耀昇的異想空間
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