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、科學革命形成之因
(一) 文藝復興時代的許多科學家:哥白尼、伽利略、達芬奇、哈維,提出新見解,推動近代科學的誕生。
(二) 地理大發現後,歐洲人視野大開,增加對世界的認知。
(三) 印刷術的推廣、新思想普及,以及工商業發達等因素,皆有助於科學革命的形成。

二、新工具與新方法
(一) 十六世紀以來,新工具的發明改進了觀察和測量的準確度。
(二) 數學計算方法的改進,成為研究自然的重要條件。
(三) 提出新方法的著名學者:
1. 培根─
(1) 提倡用觀察、實驗與歸納等方法來研究併解決問題。
(2) 力主創辦促進科學研究的學會。
(3) 相信系統地研究科學,將有助於人類征服自然。
2. 笛卡兒─
(1) 提倡演繹法。
(2) 懷疑傳統知識的正確性,主張由「我思故我在」這個原理出發,對所有概念進行分析,用理性來了解,以獲得明確的知識。

三、天才的世紀
(一) 十七世紀歐洲的科學人才輩出,他們運用新方法和新工具,使理論科學之成就較應用科學為突出,使十七世紀有「天才的世紀」之稱。
(二) 在數學、天文學、物理學方面,均有長足進步。

四、牛頓的成就
(一) 在數學、光學、物理學、化學等方面均有卓著的貢獻。
(二) 三大運動定律、萬有引力定律等,建立了近代科學的典範,也使科學的理性主義取代了宗教的神秘主義。

五、科學革命的意義
(一) 改變了西方人的思考和生活方式,由中世紀基督教的宇宙觀改變為科學的宇宙觀。
(二) 科學的進步也奠定歐洲在近代世界的領導地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耀昇的異想世界 的頭像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

    耀昇的異想空間
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