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讀音辨正〉第七回
01
【慍色】
注音 ㄩㄣˋ ㄙㄜˋ
相反 喜色
解釋 怨怒的容色。論語˙公冶長:「令尹子文,三仕為令尹,無喜色,三已之,無慍色。」亦稱為「慍容」。
02
【愴然】
注音 ㄔㄨㄤˋ ㄖㄢˊ
解釋 悲傷哀痛的樣子。漢˙曹操˙讓縣自明本志令:「孤每讀此二人書,未嘗不愴然流涕也。」唐˙陳子昂˙登幽州臺歌:「念天地之悠悠,獨愴然而涕下。」
03
【滂沱大雨】
注音 ㄆㄤ ㄊㄨㄛˊ ㄉㄚˋ ㄩˇ
相似 傾盆大雨
解釋 形容雨勢盛大。如:「外頭滂沱大雨,你沒帶傘怎麼出門?」

【滂沱】
注音 ㄆㄤ ㄊㄨㄛˊ
相似 滂湃﹑傾盆
解釋 (1)雨勢盛大的樣子。詩經˙小雅˙漸漸之石:「月離于畢,俾滂沱矣。」唐˙白居易˙蝦 詩:「六月七月交,時雨正滂沱。」
(2)淚多的樣子。詩經˙陳風˙澤陂:「寤寐無為,涕泗滂沱。」晉˙張華˙輕薄篇詩:「念此腸中悲,涕下自滂沱。」
(3)盛流的樣子。抱朴子˙道意:「遠近翕然,同來請福,常車馬填溢,酒肉滂沱。」
04
【溯】水-10-13
注音 ㄙㄨˋ
解釋 [動]
(1)逆流而上。文選˙王粲˙七哀詩二首之二:「方舟溯大江,日暮愁我心。」晉書˙卷113˙苻堅載記上:「晉將毛武生救魏興,遣前鋒督護趙福﹑將軍袁虞等將水 軍一萬,溯江而上。」
(2)往上或往前推求、回想。如:「推本溯源」﹑「不溯既往」﹑「追溯往事」。

【溯流求源】
注音 ㄙㄨˋ ㄌㄧㄡˊ ㄑㄧㄡˊ ㄩㄢˊ
解釋 逆流而上,探求源頭。比喻追根究底。元史˙卷199˙隱逸傳˙杜瑛傳:「今不能溯流求源,明法正俗,育材興化,以拯數百千年之禍。」亦作「溯流徂源」、「溯流從源」。
05
【溘然長逝】
注音 ㄎㄜˋ ㄖㄢˊ ㄔㄤˊ ㄕˋ
相似 撒手塵寰、一瞑不視
解釋 謂人死亡。如:「大師昨夜溘然長逝,留下一幅未完的畫作。」
【溘】:[副]倏忽﹑突然。
【溘然】:突然。 相似詞:忽然。
06
【煢煢孑立】
注音 ㄑㄩㄥˊ ㄑㄩㄥˊ ㄐㄧㄝˊ ㄌㄧˋ
解釋 形容人孤苦伶仃,沒有依靠的樣子。晉˙李密˙陳情表:「煢煢孑立,形影相弔。」唐˙柳宗元˙寄許京兆孟容書:「煢煢孑立,未有子息,荒隅中少士人女子,無與為婚。」
【煢煢】:孤獨無依的樣子。
07
【窟窿】
注音 ㄎㄨ ˙ㄌㄨㄥ
解釋 (1)洞穴、孔。西遊記˙第29回:「東風猶可,西風也將就;若是南風起,把青天也拱個大窟窿。」紅樓夢˙第62回:「倘或那孔雀褂子再燒個窟窿,你去了,誰會補呢!」
(2)北平方言。指債務。
08
【不落窠臼】
注音 ㄅㄨˋ ㄌㄨㄛˋ ㄎㄜ ㄐㄧㄡˋ
相似 不落俗套
相反 如法炮製、如法泡製
解釋 窠臼,陳舊的模式規格。不落窠臼比喻不落俗套,有獨創的風格。紅樓夢˙第七十六回:「這『凹』﹑『凸』二字歷來用的人最少,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,更覺新鮮,不落窠臼。」
【窠臼】:比喻陳舊、一成不變的規格模式。亦作「臼窠」。
09
【裨補闕漏】
注音 ㄅㄧˋ ㄅㄨˇ ㄑㄩㄝ ㄌㄡˋ
解釋 有助於缺失的改善。文選˙諸葛亮˙出師表:「愚以為宮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後施行,必能裨補闕漏,有所廣益也。」


10
【造詣】
注音 ㄗㄠˋ ㄧˋ
解釋 (1)前往拜訪。晉書˙卷94˙隱逸傳˙陶潛傳:「未嘗有所造詣,所之唯至田舍及廬山游觀而已。」
(2)學業或技藝達到的程度。如:「他的國學造詣很高。」 相似詞:成就。
11
【詰問】
注音 ㄐㄧㄝˊ ㄨㄣˋ
相似 詰責、質問、責問
解釋 盤問、質問。漢書˙卷86˙王嘉傳:「吏詰問嘉,嘉對曰:『案事者思得實。』」
12
【自詡】
注音 ㄗˋ ㄒㄩˇ
相似 自誇
解釋 自誇、自耀。如:「他自詡為全班最聰明的人,高傲的神態,看了令人討厭。」
13
【罪不容誅】
注音 ㄗㄨㄟˋ ㄅㄨˋ ㄖㄨㄥˊ ㄓㄨ
相似 罪大惡極、罪孽深重、罪該萬死、
罪惡昭著、死有餘辜、惡積禍盈
解釋 判處死刑還抵償不了所犯罪行。比喻罪大惡極。文選˙庾亮˙讓中書令表:「事有不允,罪不容誅。」京本通俗小說˙拗相公:「王某上負天子,下負百姓,罪不容誅,九泉之下,何面目見唐子方諸公乎?」
14
【詬病】
注音 ㄍㄡˋ ㄅㄧㄥˋ
解釋 恥辱。禮記˙儒行: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,常以儒相詬病。」引申為譏罵、指摘。宋˙蘇軾˙與李公擇書:「非兄,僕豈發此?看訖,便火之,不知者以為詬病也。」亦作「詬厲」。
15
【誄】言-6-13
注音 ㄌㄟˇ
解釋 [動]
(1)累述死者生前的功德以示哀悼並封以稱號。禮記˙檀弓上:「魯哀公誄孔丘曰:『天不遣耆老,莫相予位焉。嗚呼哀哉,尼父!』」
(2)禱述功德以求福。論語˙述而:「誄曰:『禱爾于上下神祇。』」
[名]文體名。一種哀祭文,是敘述死者生前德行﹑功業的韻文。如:「哀誄」﹑「銘誄」。
16
【豢養】
注音 ㄏㄨㄢˋ ㄧㄤˇ
相似 餵養
解釋 (1)飼養。如:「豢養牛羊」。
(2)養育。如:「豢養子弟」。
17
【遒勁】
注音 ㄑㄧㄡˊ ㄐㄧㄥˋ
解釋 強勁有力。常用來描述文章、書畫的風格、筆法。老殘遊記˙第三回:「筆力甚為遒勁,上題『大風張風』四字。」或作「遒健」。

【筆力】
注音 ㄅㄧˇ ㄌㄧˋ
解釋 (1)寫字﹑作畫時用筆的力量。新唐書˙卷一五三˙顏真卿傳:「善正﹑草書,筆力遒婉,世寶傳之。」老殘遊記˙第三回:「只有中間掛著一幅中堂,只畫了一個人,彷彿列子御風的形狀,衣服冠帶均被風吹起,筆力甚為遒勁。」
(2)文章的氣勢。唐˙張祜˙讀始興公傳詩:「詩情光日月,筆力動乾坤。」
18
【剽竊】
注音 ㄆㄧㄠˋ ㄑㄧㄝˋ
相似 抄襲
解釋 偷取他人財物或作品以為己有。唐˙柳宗元˙辯文子:「然考其書蓋駮書也,其渾而類者少,竊取他書以合之者多,凡孟子輩數家,皆見剽竊,嶢然而出其類。」亦作「剽賊」。
19
【彀】弓-10-13
注音 ㄍㄡˋ
解釋 [動]拉滿弓,準備射箭。說文解字:「彀,張弩也。」列子˙湯問:「甘繩,古之善射者,彀弓而獸伏鳥下。」
[名]
(1)箭所能及的範圍。莊子˙德充符:「遊於羿之彀中,中央者中地也。」
(2)比喻勢力範圍。五代漢˙王定保˙唐摭言˙卷一˙述進士上篇:「嘗私幸端門,見新進士綴行而出,喜曰:『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。』」
[形]善射的。漢書˙卷50˙馮唐傳:「選車千三百乘,彀騎萬三千匹。」宋史˙卷451˙忠義傳六˙張世傑傳:「元帥阿朮載彀士以火矢攻之,世傑兵亂,無敢發碇。」
[副]足夠。同「夠」。儒林外史˙第2回:「合攏了不彀一個月飯食。」

【彀中】
注音 ㄍㄡˋ ㄓㄨㄥ
解釋 (1)弓箭所射及的範圍。莊子˙德充符:「遊於羿之彀中,中央者中地也,然而不中者命也。」
(2)比喻牢籠、圈套。如:「他已入我彀中,插翅難飛。」

【入彀】
注音 ㄖㄨˋ ㄍㄡˋ
解釋 (1)科舉時稱考試及格為「入彀」。明˙葉憲祖˙鸞鎞記˙第22齣:「聖主招賢日,英才入彀時。」
(2)比喻就範、中圈套。如:「由於此計畫周詳,才能誘敵入彀。」
(3)適意、入神。老殘遊記˙第10回:「子平本會彈十幾調琴,所以聽得入彀。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˙第9回:「於是我同述農重新敘話起來,述農又讓我到他房裡去坐,兩人談的入彀。」 相似詞:中計、上鉤、入網。
20
【椿萱並茂】
注音 ㄔㄨㄣ ㄒㄩㄢ ㄅㄧㄥˋ ㄇㄠˋ
解釋 香椿和萱草均長得很茂盛。比喻父母都健在。幼學瓊林˙卷2˙祖孫父子類:「父母俱存謂之椿萱並茂。」

【椿】木-9-13
注音 ㄔㄨㄣ
解釋 [名]
(1)植物名。楝科香椿屬,落葉喬木。高三四丈,夏日開白花。嫩葉可食用,木材可製琴。
(2)比喻父親。如:「椿庭」﹑「椿萱」。
[形]高齡。古代傳說上古有大椿,為千年大木,故用以形容長壽。如:「椿壽」。唐˙牟融˙贈浙西李相公詩:「月裡昔曾分兔藥,人間今喜得椿年。」
21
【大筆如椽】
注音 ㄉㄚˋ ㄅㄧˇ ㄖㄨˊ ㄔㄨㄢˊ
解釋 椽,屋頂的柱子。大筆如椽形容筆大如屋頂上的柱子。晉書˙卷65˙王珣傳:「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,既覺,語人云:『此當有大手筆事。』俄而帝崩,哀冊諡議,皆珣所草。」後用以稱揚著名作品、作家或寫作才能極高。
【椽】:[名]架在桁上用以承接木條及屋頂的木材。
22
【歃血為盟】
注音 ㄕㄚˋ ㄒㄩㄝˋ ㄨㄟˊ ㄇㄥˊ
相似 瀝血以誓
解釋 古代盟誓時,用牲血塗在嘴邊,表示誠信不渝。唐˙蘇安恒˙請復位皇太子第二疏:「歃血為盟,指河為誓,非李氏不王,非功臣不封。」三國演義˙第33回:「幽州刺史烏桓觸,聚幽州眾官,歃血為盟,共議背袁向曹之事。」亦作「歃血而盟」。
【歃血】:古代盟誓時,用牲血塗在嘴邊,表示守信不悔。亦稱為「啑血」、「唼血」。
23
【棄瑕錄用】
注音 ㄑㄧˋ ㄒㄧㄚˊ ㄌㄨˋ ㄩㄥˋ
解釋 瑕,玉上的斑點,借指過失。棄瑕錄用指不計較其缺點過失而加以任用。後漢書˙卷74上˙袁紹傳:「廣羅英雄,棄瑕錄用。」文選˙丘遲˙與陳伯之書:「聖朝赦罪責功,棄瑕錄用,推赤子之心於天下,安反側於萬物。」亦作「棄瑕取用」。
24
【肄業】
注音 ㄧˋ ㄧㄝˋ
相似 求學、修業
相反 畢業
解釋 修習學業。通常指沒有畢業或尚未畢業而言。儒林外史˙第19回:「考過,宗師著實稱贊,取在一等第一,又把他題了優行,貢入太學肄業。」文明小史˙第41回:「因他二人自幼喜歡耍槍弄棒,很有點尚武精神,所以兄弟一齊送他們到武備學堂肄業。」
25
【海市蜃樓】
注音 ㄏㄞˇ ㄕˋ ㄕㄣˋ ㄌㄡˊ
相似 空中樓閣、鏡花水月、虛無縹緲
解釋 蜃,大蛤蜊。傳說蜃能吐氣而形成樓臺城市等景觀。見明˙李時珍˙本草綱目˙卷43˙鱗部˙蛟龍。實際上,海市蜃樓的形成,是由於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,發生折射作用,而得遠處的景物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。這種現象多在夏天時的沿海一帶或沙漠中出現。後亦用以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。駢字類編˙卷46˙山水門˙海˙海市引隋唐遺事:「張昌儀恃寵,請託如市。李湛曰:『此海市蜃樓比耳,豈長久耶?』」亦作「海樓」、「蜃樓」、「蜃樓海市」。
26
【跫音】
注音 ㄑㄩㄥˊ ㄧㄣ
解釋 腳步聲。如:「空谷跫音」。
【跫】:[狀]形容腳步聲。莊子˙徐 鬼:「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。」
27
【狹隘】
注音 ㄒㄧㄚˊ ㄞˋ
相似 狹小、狹窄、窄小
相反 廣闊、開闊、寬廣、寬闊
解釋 (1)寬度窄小。東觀漢記˙卷11˙陰興傳:「泥塗狹隘,自投車下,脫褲解履,涉淖至踝。」明˙李東陽˙重建茶陵州學記:「顧舊學堂殿皆狹隘,移其故材,拓而新之。」
(2)見識短淺而氣量不恢弘。荀子˙修身:「狹隘褊小,則廓之以廣大。」唐˙韓愈˙答李秀才書:「元賓行峻潔清,其中狹隘,不能包容。」
28
【隕落】
注音 ㄩㄣˇ ㄌㄨㄛˋ
解釋 (1)從高空掉落。如:「流星劃過天際,不知將隕落何方。」
(2)比喻死亡。如:「巨星隕落」。
29
【冰雹】
注音 ㄅㄧㄥ ㄅㄠˊ
解釋 自對流雲層中落下的球狀或不規則冰塊,小若黃豆,大如棒球。多發生於晚春或初夏,並常伴隨雷雨而至。強烈的雹暴,往往對農作物、人、畜、建築物等造成傷害。亦稱為「冷子」。
【雹】:[名]空中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冰粒或冰塊。此種粒塊直徑達五公釐或以上,常伴夏季暴雨降下。亦稱為「冰雹」、「雹子」。
30
【嗤之以鼻】
注音 ㄔ ㄓ ㄧˇ ㄅㄧˊ
相反 拍案叫絕
解釋 從鼻子裡發出冷笑。表示不屑、鄙視。如:「他每每大言不慚,惹得眾人對他嗤之以鼻。」
【嗤】:[動]譏笑。
31
【青睞】
注音 ㄑㄧㄥ ㄌㄞˋ
解釋 重視、好意相待的意思。見「青眼」條。如:「這項新產品一推出就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。」
【青眼】:青,黑色。青眼語出晉書˙卷49˙阮籍傳:「籍大悅,乃見青眼。」人正視時黑色的眼珠在中間。後以青眼表示喜愛或看重。亦作「青目」、「青睞」。
32
【睥睨】
注音 ㄅㄧˋ ㄋㄧˋ
解釋 (1)斜著眼睛看人,表示傲然輕視或不服氣的意思。亦作「俾倪」。 相似詞:顧盼、傲視。
(2)古代城牆上的矮牆。唐˙盧綸˙九日奉陪侍郎登白樓詩:「睥睨三層連步障,茱萸一朵映華簪。」唐˙柳宗元˙小石城山記:「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,其旁出堡塢,有若門焉。」亦作「俾倪」、「埤堄」。
(3)窺伺。即暗中觀望動靜,等待下手機會。北齊˙顏之推˙顏氏家訓˙誡兵:「睥睨宮閫,幸災樂禍。」五代史平話˙漢史˙卷上:「惜乎天道好還,得國之後,坐席未溫,而郭威睥睨其間,已挈漢鼎而為周矣。」
33
【修葺】
注音 ㄒㄧㄡ ㄑㄧˋ
相反 拆卸
解釋 修築整治。南史˙卷51˙梁宗室傳上˙吳平侯景傳:「修葺城壘,申警邊備,理辭訟,勸農桑。」儒林外史˙第11回:「當下請在一間草屋內,是楊執中修葺的一個小小的書屋。」
34
【奇葩】
注音 ㄑㄧˊ ㄆㄚ
解釋 (1)珍貴稀少的花卉。漢˙司馬相如˙美人賦:「奇葩逸麗,淑質豔光。」明˙朱鼎˙玉鏡記˙第11齣:「只見萬種奇葩呈豔麗,十分春色在枝頭。」
(2)比喻優秀傑出的人或事物。如:「他是八○年代文藝界的奇葩。」
35
【蛻變】
注音 ㄊㄨㄟˋ ㄅㄧㄢˋ
相似 變化、改變、轉變、蛻化
解釋 本指蟬蛻龍變。見文選˙夏侯湛˙東方朔畫贊序。後比喻事物發生形或質的改變。如:「痛苦的蛻變是成長的契機。」

【蛻】虫-7-13
注音 ㄊㄨㄟˋ
解釋 [動]
(1)脫去、掉落。如:「蛻皮」。淮南子˙說林:「蟬飲而不食,三十日而蛻。」三國˙魏˙曹植˙神龜賦:「蛇折鱗于平皋,龍蛻骨于深谷。」
(2)變化。如:「蛻化」。
(3)道家稱修道成仙,魂魄飛離,空遺身軀為「蛻」。後亦指人死。抱朴子˙內篇˙論仙:「下士先死後蛻,謂之尸解仙。」宋˙蘇軾˙和陶詠二疏詩:「已蛻則兩忘, 身後誰毀譽。」
[名]動物所脫下的皮膚或外殼。如:「蟬蛻」、「蛇蛻」。˙明˙李時珍˙本草綱目˙卷39˙蟲部˙蠶:「蠶之屎曰沙,皮曰蛻。」

【蟬蛻】
注音 ㄔㄢˊ ㄊㄨㄟˋ
解釋 (1)蟬自蛹狀幼蟲化為成蟲時所脫下的殼,可入藥。或稱為「蟬衣」。
(2)比喻解脫、卸除。史記˙卷84˙屈原賈生傳:「濯淖汙泥之中,蟬蛻於濁穢,以浮游塵埃之外。」儒林外史˙第55回:「今已矣!把衣冠蟬蛻,濯足滄浪。無聊且酌霞觴,喚幾個新知醉一場。」
(3)比喻人脫去肉體軀殼,得道成仙。指死亡。唐˙貫休˙經曠禪師院詩:「再來尋師已蟬蛻,薝蔔枝枯醴泉竭。」清˙全祖望˙梅花嶺記:「神仙詭誕之說,謂顏太師以兵解,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蛻,實未嘗死。」

【魚龍變化】
注音 ㄩˊ ㄌㄨㄥˊ ㄅ|ㄢˋ ㄏㄨㄚˋ
解釋 魚龍,一種古代的雜戲,表演魚化為龍的舞蹈。魚龍變化比喻人事變遷。明˙朱權˙荊釵記˙第17齣:「天降皇恩,詔我眾書生,魚龍變化,直上九霄雲。」初刻拍案驚奇˙卷15:「如今且說一段故事,乃在金陵建都之地,魚龍變化之鄉。」


36
【毀訾】
注音 ㄏㄨㄟˇ ㄗˇ
解釋 詆毀中傷。管子˙形勢解:「毀訾賢者之謂訾,推譽不肖之謂讆。」
【訾】:[動]詆毀。
37
【言簡意賅】
注音 ㄧㄢˊ ㄐㄧㄢˇ ㄧˋ ㄍㄞ
相似 要言不煩
相反 長篇大論
解釋 言辭簡單而要義賅括。如:「先生這幾句話言簡意賅,真是令人佩服。」
38
【賄賂】
注音 ㄏㄨㄟˋ ㄌㄨˋ
解釋 (1)以財物買通他人。三國演義˙第3回:「朝廷將治其罪,因賄賂十常侍幸免。」初刻拍案驚奇˙卷4:「世間有考試官私通關節、賄賂徇私、黑白混淆,使不才倖幸、才士屈抑的,此皆吾術所必誅者也!」
相似詞:行賄。
(2)行賄的財物。三國演義˙第2回:「左右密報張讓,讓等轉告何苗,又多送賄賂。」
39
【所費不貲】
注音 ㄙㄨㄛˇ ㄈㄟˋ ㄅㄨˋ ㄗ
解釋 耗費無數資財。元史˙卷29˙泰定帝本紀一:「廉訪司蒞軍,非世祖舊制,賈胡鬻寶,西僧修佛事,所費不貲,於國無益,並宜除罷。」清史稿˙卷126˙河渠志一:「雖經大臣會閱,嚴飭開閘出水,而年深工大,所費不貲,兼為傍海奸灶所格,竟不果行。」
【貲】:計量﹑估量。
【破費】:花費金錢。
40
【水閘】
注音 ㄕㄨㄟˇ ㄓㄚˊ
解釋 用以調節水位,控制水流流量的閘門。宋史˙卷303˙魏瓘傳:「築州城環五里,疏東江門,鑿東西澳為水閘,以時啟閉焉。」
41
【傴僂】
注音 ㄩˇ ㄌㄡˊ
解釋 (1)背脊彎曲的病。淮南子˙精神:「子求行年五十有四,而病傴僂。」
(2)恭敬從命的樣子。唐˙韓愈˙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:「升階傴僂薦脯酒,欲以菲薄明其衷。」聊齋志異˙卷七˙金和尚:「上自方面,皆傴僂入,起拜如朝儀。」

【提攜】
注音 ㄊㄧˊ ㄒㄧ
解釋 (1)由人扶持帶領而行。禮記˙曲禮上:「長者與之提攜,則兩手奉長者之手。」
相似詞:扶攜。
(2)對晚輩照顧與栽培。三國演義˙第69回:「吾聞魏王早晚受禪,將登大寶,公與王長史必高遷。望不相棄,曲賜提攜,感德非淺!」 相似詞:提拔。
42
【媾和】
注音 ㄍㄡˋ ㄏㄜˊ
相似 搆和、講和、議和
相反 開戰、交戰、用武
解釋 交戰的兩國達成和議,停止戰爭。如:「兩國媾和,使得邊界的戰火停息。」
43
【媲美】
注音 ㄆㄧˋ ㄇㄟˇ
解釋 美好的程度彼此相當。如:「小張的體格健壯,可以與運動員相媲美。」
44
【鍾靈毓秀】
注音 ㄓㄨㄥ ㄌㄧㄥˊ ㄩˋ ㄒㄧㄡˋ
相似 地靈人傑、人傑地靈
解釋 形容能造育傑出人才的環境。紅樓夢˙第36回:「不想我生不幸,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,真真有負天地鍾靈毓秀之德了!」
【毓】:孕育、產生。同「育」。
【鍾】:[動]積聚。
45
【熟稔】
注音 ㄕㄨˊ ㄖㄣˇ
解釋 熟識。如:「他們才認識沒多久,就熟稔得像多年的老友。」
【稔】:[動]了解﹑熟悉。如:素稔、未稔。
【稔】:[形]稻麥等農作物成熟。[名](1)收成。(2)年。
46
【稗官野史】
注音 ㄅㄞˋ ㄍㄨㄢ ㄧㄝˇ ㄕˇ
解釋 指街談巷說的瑣碎言論。清˙袁枚˙祭妹文:「汝來床前,為說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,聊資一懽。」
【稗官】:本指小官,後世沿稱小說家為「稗官」。
【野史】:私家記載的歷史,相對於正史而言。
【稗】:[名]植物名。田間雜草,外形如水稻,常與水稻長在一起,而影響水稻的生長發育。 引伸為[形]卑賤﹑微小。如:「稗說」﹑「稗官野史」。
47
【斗筲之人】
注音 ㄉㄡˇ ㄕㄠ ㄓ ㄖㄣˊ
解釋 比喻器量狹小,才疏學淺的人。亦用以自謙才識疏淺。論語˙子路:「噫!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」後漢書˙卷43˙何敞傳:「臣雖斗筲之人,誠竊懷怪,以為篤、景親近貴臣,當為百僚表儀。」亦作「斗筲小器」﹑「斗筲之輩」﹑「斗筲之徒」、「斗筲之器」、「斗筲之才」、「斗筲之材」。
【斗筲】:斗,量器,容十升。筲,竹器,容一斗二升。斗筲形容量小。後用以比喻才識器量狹小。論語˙子路:「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?」幼學瓊林˙卷三˙器用類:「斗筲言其器小,梁棟謂是大材。」亦作「筲斗」。
48
【短綆汲深】
注音 ㄉㄨㄢˇ ㄍㄥˇ ㄐㄧˊ ㄕㄣ
解釋 綆,水桶上的繩子。短綆汲深指水桶的繩子短,而想汲出深井裡的水,是難以辦到的。語本荀子.榮辱:「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,知不幾者不可與及聖人之言。」比喻能力不足,不能成事。唐˙嚴挺之˙大智禪師碑銘序:「顧才不稱物,短綆汲深。」
【汲】:[動]自井中取水。如:汲水、汲引。
49
【觥籌交錯】
注音 ㄍㄨㄥ ㄔㄡˊ ㄐㄧㄠ ㄘㄨㄛˋ
解釋 酒器和酒籌錯雜相交。比喻暢飲。亦作「觥籌交舉」、「交錯觥籌」。
【觥】:[名]用兕牛角製成的飲酒器物。
【籌】:[名]計數的器具。
50
【一丘之貉】
注音 ㄧ ㄑㄧㄡ ㄓ ㄏㄜˊ
相似 全無分別
相反 比眾不同
解釋 同一山丘上的貉。比喻彼此同樣低劣,並無差異。漢書˙卷66˙楊敞傳:「若秦時但任小臣,誅殺忠良,竟以滅亡。令親任大臣,即至今耳,古與今如一丘之貉。」聊齋志異˙卷七˙細柳:「黑心符出,蘆花變生,古與今如一丘之貉,良可哀也!」
【貉】:[名]動物名。食肉目犬科。即貍,銳頭尖鼻,耳短小而圓,四肢短,毛褐色或黑灰色。於夜間活動,以小動物、魚類等為食。其皮為珍貴裘料。
【貉】ㄇㄛˋ:[名]古代中國稱北方的一支外族為「貉」。孟子˙告子下:「欲輕之於堯舜之道者,大貉、小貉也。」荀子˙勸學:「干、越、夷、貉之子,生而同聲,長而異俗,教使之然也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耀昇的異想世界 的頭像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

    耀昇的異想空間

    耀昇的異想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